生猪期价再创新低
期货日报
2025-10-14
555
国庆中秋长假过后,生猪期货价格持续下跌,再创新低。
9月以来,中小规模养殖主体前期压栏的集中释放,叠加部分地区因疫情造成的抛售,导致猪价加速下跌。
今年是“十四五”收官之年,市场对后续出台逆周期调控政策的预期增强。具体到生猪行业,自5月底以来,国家相关部门已四度召开产能调控座谈会,政策力度逐渐加码。
9月16日,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农业农村部召开生猪产能调控座谈会议,明确两大核心任务:一是要求25家头部企业在2026年1月底前合计减少能繁母猪100万头;二是推动各省份同步落实能繁母猪调减。会议同时强调建立跨部门协同机制,形成“环保监督+信贷约束+补贴规范”的调控合力。具体来看,生态环境部将加强养殖污染监管,实施月度抽查,对粪污处理不达标企业暂停出栏检疫;金融监管总局将严控生猪产能扩张类信贷投放,存量贷款仅可用于饲料采购等周转用途;财政部则着力清理各类刺激产能增长的补贴政策,地方政府需停止出栏量补贴、基建补贴等违规激励措施。此次座谈会的召开标志着生猪产能调控从前期引导性措施转向刚性执行阶段。
供给方面,今年政府对引导物价合理回升极为重视,5月下旬启动生猪行业去产能。6—8月,大规模养殖主体出栏量大幅增加,但猪价并未出现明显下跌。一是冬季疫情导致的基础供应偏少;二是中小规模养殖主体集中压栏。值得注意的是,中小规模养殖主体普遍采用外购仔猪批次化育肥,当前集中出栏的生猪多为春季前后陆续补栏的仔猪。随着库存逐步下降,中小规模养殖主体可出栏的生猪将减少。
需求方面,国庆中秋长假后旅游消费降温,居民家庭需求跟进偏弱,整体需求惯性回落。主流屠企新增订单有限,开工率预计将出现下降。
长期来看,基于生猪基本面周期推演,2025年生猪养殖行业已进入压力期,本轮压力期持续的时间及猪价的跌幅尚未达到历史平均水平,未来道阻且长。但今年政策调控的持续性可能缩短此次压力期持续的时间,减缓猪价的下跌幅度。
中期来看,通过构建反映仔猪供应和需求的领先指标判断,猪价在未来3个月或继续承压。近年来,随着规模化养殖的推进,大规模养殖主体在前端环节的占比大幅提升,中小规模养殖主体更多从事下游育肥环节,基础产能波动趋缓而生产效率影响凸显,仔猪供需对猪价的指引明显加强。
打开“养猪宝App”阅读全文
【版权声明】中国养猪网旗下所有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中国养猪网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需注明来源、中国养猪网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我们所有刊登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参考学习,不构成投资意见。若有不妥,请及时联系我们,可添加中国养猪网官方微信号“zgyangzhuw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