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放养平台的养户,规模和数量都是在逐步增多。对于养户的管理,实际上应该纳入到合作放养长期发展的工作中。养户在性质上,并不属于任何一个放养平台,他是相对独立的存在。与放养平台,更多是一种合作的关系。如何保持合作的稳定性、持久性,特别是那些优质的养户,需要合作放养平台花点心思。
前两天和一位业内的大佬一起交流时,他也特别强调了这点,并且点了几个方面,在这里也和大家一起分享下。
一是代养费上要合理
目前各个放养平台之间还处于卷代养费这个阶段,作为养户来讲,这也是选择合作放养平台一个重要的指标。因此,在代养费上,无论哪个平台,相差不能太多,至少要在行业的一个平均水平上。
二是加强对代养户的人员关怀
这里面其实有很多点可以做,当然,这和一个正规企业管理员工是一个道理。不要认为养户只是简单的合作关系,应该将养户当做正规员工来对待,甚至要做到比正规员工还要正规。
比如,人情世故、生老病死,凡是人生当中遇到的,在养户这里属于大事的——升学、结婚、生子、老人去世等等,企业都要站出来,该出力出力,该表示表示,要把养户当做自己的员工一样对待。比如,提供多种福利待遇,逢年过节该有的都要有,春节的走访、正月十五的元宵、端午的粽子、中秋节的月饼,甚至是三八妇女节的关怀,不是钱的事,是要心里有他。比如,年终的奖金,虽然双方是合作的关系,但就是因为双方的合作让平台也得到了收益,因此好的养户就应该给予一定的奖励,钱多少无所谓,就是要有这份心。比如,在批次换栏之间的空隙,安排养户旅游、考察,网上有“收完麦子就往南方去看看”,咱也搞个养猪界“养完这批猪,到祖国的大好河山去逛逛”。
每次安排不同的养户,享受城市白领才有的福利待遇,提高养户的幸福指数。当然,这里面可以设定一定的标准要求,达到要求的既可以享受。
三是为养户购买城乡养老保险
很多养户应该是没有职工养老保险,对于退休后的生活没有一份保障。放养平台可以考虑,针对没有职工养老保险也没有城乡养老保险的养户,制定相应的标准,积极安排养户加入城乡养老保险。费用由自己在村或者街道办办理缴纳,由放养平台来报销。
其实每个人也没有多少钱,可能各个地方的政策不大一样,即使按照最高的标准,可能每个人每年也就几千元的事。对于个人来讲,肯定不会主动去缴纳,但如果有平台来报销的话,相信还会比较积极的。这样可以保证养户在退休后无论怎么变化,至少有一份保障;而对于放养平台而言,从小的地方来讲,是维护养户与平台的合作关系,确保持久稳定。从大的方面,也是助力乡村振兴、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具体体现。
四是建立养户基金
俗话说,家有钱财万贯,带毛的不算,养猪的风险还是非常大的。作为养户而言,个人抵御风险的能力还是相对有限,作为放养平台,可以通过和养户协商,比如每出栏一头猪,双方各拿出1元来建立养户基金。来应对养户在养殖过程中造成的突发状况,比如非瘟中招、自然灾害等不可控因素造成的损失。防止养户一夜返贫。也算为养户和放养平台设置的养殖保险。当然,对于养户的管理,各个放养平台可能各有各的招,不一定都是一个模式。对于养户而言,能够挣钱肯定是第一位的,即使福利再好,如果长时间不挣钱肯定不行,这一点考验的还是放养平台的能力;想想看,夫妻两人一年养两批,出栏3000-4000头,纯收入50-60万,还有每年一次的旅游,各种福利,待遇可与大城市的白领相比,也着实让人羡慕。是不是也有想去养猪的冲动。这是期望,短期内可能还无法达到。但也希望,至少在养户中那些高质量、高标准、成绩好的养户,能够早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