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缩量+看涨情绪共振,顺势拉动国内猪价逆势反弹!(第26周综述)
中国养猪网
2025-07-01
2219
据中国养猪网猪价系统数据监测,2025年第26周(2025年06月23日至2025年6月29日)全国外三元生猪价格周内以稳步上扬为主,整体区间在14.35-14.80元/公斤之间。周初猪价为14.35元/公斤,周末猪价为14.80元/公斤,全周猪价累计上涨了0.45元/公斤。

仔猪价格:暂无。
猪肉价格:暂无。
国际非洲猪瘟疫情动态:
1.德国发生67起野猪非洲猪瘟疫情
6月24、27日,德国通报北威州等2地发生67起野猪非洲猪瘟疫情,67头野猪感染死亡。
2.匈牙利发生17起野猪非洲猪瘟疫情
6月24日,匈牙利通报佩斯州等4地发生17起野猪非洲猪瘟疫情,17头野猪感染死亡。
3.摩尔多瓦发生3起野猪非洲猪瘟疫情
6月24、25、26日,摩尔多瓦通报布里切尼区等2地发生3起野猪非洲猪瘟疫情,3头野猪感染死亡。
4.克罗地亚发生1起野猪非洲猪瘟疫情
6月24日,克罗地亚通报武科瓦尔-斯里耶姆县发生1起野猪非洲猪瘟疫情,1头野猪感染死亡。
5.波兰发生2起家猪和55起野猪非洲猪瘟疫情
6月24、25、27日,波兰通报滨海省等8地发生2起家猪和55起野猪非洲猪瘟疫情,1369头家猪感染,165头死亡,97头野猪感染死亡。
6.罗马尼亚发生5起野猪和10起家猪非洲猪瘟疫情
6月27日,罗马尼亚通报戈尔日县等6地发生5起野猪和10起家猪非洲猪瘟疫情,5头野猪感染死亡,223头家猪感染,44头死亡,152头被扑杀。
7.塞尔维亚发生3起家猪非洲猪瘟疫情
6月27日,塞尔维亚通报莫拉瓦州等2地发生3起家猪非洲猪瘟疫情,5头家猪感染,2头死亡,11头被扑杀。
8.爱沙尼亚发生1起野猪非洲猪瘟疫情
6月27日,爱沙尼亚通报瓦尔加区发生1起野猪非洲猪瘟疫情,2头野猪感染死亡。
9.希腊发生1起家猪非洲猪瘟疫情
6月27日,希腊通报塞雷斯省发生1起家猪非洲猪瘟疫情,7头家猪感染死亡。
10.尼泊尔发生2起家猪非洲猪瘟疫情
6月27日,尼泊尔通报孙萨里区发生2起家猪非洲猪瘟疫情,123头家猪感染,101头死亡。
国内非洲猪瘟疫情动态:暂无。
生猪价格:
本周国内生猪价格呈稳步上扬走势,此次上涨主要在于市场供应收紧以及情绪驱动。首先6月下旬,持续的低猪价伴随饲料成本上升,严重挤压养殖利润,头部企业缩量挺价意愿增强,市场生猪供应收紧,下游采购方被迫提价;其次,雨季调运不畅,批发市场到货减少推高了白条价格,进而强化了市场对生猪后市的看涨预期;另外,前期标猪价格低位运行,增强市场对第三季度中大猪行情的信心,刺激二次育肥户短期内积极入场补栏标猪。因此,在多重因素影响下,猪价强势上涨,生猪养殖利润有所改善。
二、玉米价格震荡波动
据中国养猪网猪价系统数据监测,2025年第26周(2025年06月23日至2025年6月29日)本周玉米价格整体走势较为平缓,全周玉米价格区间在2363-2388元/吨之间,周初玉米价格为2363元/吨,周末价格为2388元/吨,全周玉米价格累计上涨了25元/吨。
中国养猪网2025年第26周玉米走势图
国内玉米现货价格基本稳定,局部价格持续上涨。东北产区基层余粮基本告罄,随着外运走货速度加快,贸易库存也不断消耗,贸易商持粮惜售心态偏强,出粮意愿偏弱,玉米流通量维持偏紧局面,加工企业锁粮意向较为有限,多数也上调收购价格,其中长春周比上涨60元/吨;华北黄淮产区麦收基本结束,贸易商多忙于小麦购销,叠加贸易库存不断消耗,持粮主体出货压力减轻,东北粮到货不大,市场玉米流通偏少,深加工企业库存不断消耗,多数企业出现提价补库的行为。
三、豆粕价格断崖式下跌
据中国养猪网猪价系统数据监测,2025年第26周(2025年06月23日至2025年6月29日)本周豆粕价格周初保持平稳运行,周中震荡下跌。全周豆粕价格区间在3100-3129元/吨,周初豆粕价格为3129元/吨,周末价格为3100元/吨,全周豆粕价格累计下跌了29元/吨。
中国养猪网2025年第26周国内豆粕走势图
近期国内大豆供应充足,油厂开机率维持高位,豆粕产量较大且下游饲料养殖企业经过前期持续拿货后继续购买提货量有限,豆粕供应继续增加,部分地区出现催提现象。美盘大豆下行带动进口大豆价格下降,削弱成本端对市场的支撑,油厂及贸易商出现主动降价,豆粕出现持续下行趋势。
(备注:本文生猪价格及猪价特指活猪价格,并非是消费市场的猪肉价格,外三元、内三元、土杂猪则为生猪品种。)
打开“养猪宝App”阅读全文
【版权声明】中国养猪网旗下所有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中国养猪网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需注明来源、中国养猪网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我们所有刊登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参考学习,不构成投资意见。若有不妥,请及时联系我们,可添加中国养猪网官方微信号“zgyangzhuw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