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我们还在讨论猪价会不会连5元也保不住了,结果眼看着猪价是越跌越猛,现在全国外三元生猪最低报价(广西)就已经站在了5元/斤的边上,当然由于统计方法不太一样,有的统计之后那已经是跌破5元/斤了。
咱们姑且还算它还没跌破吧。
而且不光如此,多个省份的报价也都跌破了11元/公斤,来到了10元/公斤的边缘,可以说再只要稍稍再往下探探,也就同样要跌破5元了。
之前我们说局部破5是大概率事件,但是整体破5还是有一定难度的。
但是5.5看样子是保不住了,大概率将在5到5.5之间波动,而接下来的半个月可能也将是生猪市场最难熬的半个月了。
为什么呢?
因为10月份可以说是生猪市场压力最大的时候。
第一,10月份是一个情绪转折的月份。
10月也是倒霉催的,前几个月生猪产能去化还只停留在口号上,实际去化速度并不快,因为谁都不想主动去化,而且眼看马上就到了全年的消费旺季了,谁会在旺季门口掉头就走啊!
所以前几个月不是没有压力,而是压力一再地后移。
但是到了10月就撑不住了。
为啥撑不住了呢?
一边是上头的压力,从5月底就开始强调去产能,到10月份了产能才去了多少?出栏体重又降了多少?
显然离目标差得远着呢。
所以上面也在施压。
另一边呢,国庆中秋这个大好的消费日子,结果是个哑炮,连个响也没听上。
一边是压力,一边是失望,情绪就崩塌了,所以节后哗哗出栏,猪价也就哗哗下跌。
第二,10月实际供应压力庞大。
不光是情绪问题,10月份实际的供应压力也很庞大。
根据相关统计,9月份饲料销售环比增加了约4.8%,说明什么?
说明猪多啊。
所以10月份实际的压力也并不小。
第三,消费断档。
10月份比较尴尬,月初的时候有双节假期支撑,当然没支撑上,双节一过呢,消费又回归常态了。
常态是什么呢?
就是天气虽然开始转凉,但是也没有特别凉,居民整体对肉类消费增幅有限。
另一方面呢,南方的腌腊以及北方的灌肠都还没到时候呢,怎么也得11月以后,所以这时候消费就处于一个节后断档的状态。
出栏增加,但消费接不住,猪价自然扛不住。
现在全国生猪均价已经站在了11元/公斤的边缘,但现在还在10月上旬呢,所以接下来的半个月里还是很难熬。
照这个跌势,11元/公斤肯定保不住,均价跌破11是大概率事件。
可能会挺一挺,但预计时间和幅度都不会太大,因为10月来看实在是没有什么利好能撑得住。
啥也别说了,赶紧卖猪吧,不然真可能5元也保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