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玉米要登场 是喜还是忧?
芝商所CMEGroup
11:43:45
595
近期,内外盘玉米价格走势出现分化,外盘期价表现偏强,国内期价表现偏弱。外盘的强势主要受到三方面因素支撑:一是美联储降息预期;二是美国天气炒作抬头;三是美玉米出口表现较好。
国内的弱势同样受到三方面因素影响:一是进口玉米持续拍卖补充旧季供应;二是新季玉米产量预期偏于乐观;三是下游消费利润修复难度较大,持续驱动不足。
美国农业部(USDA)9月供需报告继续下修全球以及美国玉米期末库存,对外盘形成一定支撑。
不过,美玉米大幅累库局面未变,且新季玉米收获在即,集中上市压力不可避免,短期国内外玉米期价或继续承压运行。
USDA下修全球玉米库存
9月12日发布的USDA供需报告主要调整:旧季巴西玉米产销量上调,推动全球玉米产销量上调,产量上调幅度大于消费量上调幅度。全球玉米期末库存上修,继续兑现旧季宽松背景。
新季来看,欧盟产量下调,带动全球玉米产量下修;巴西消费量上调带动整体消费量上修,全球玉米期末库存小幅下修。美国方面,主要是出口量的上调幅度大于产量上调幅度,期末库存小幅下修,不过新季美玉米累库局面未变。
USDA报告此次调整继续兑现巴西玉米丰产上市、巴西燃料乙醇对其消费的支撑以及干旱对欧盟产量的影响。新季全球玉米以及美玉米宽松程度有所收敛,报告影响略偏多。不过,美玉米大幅累库局面未变,偏多幅度也比较有限。
具体来看,2025/2026年度全球玉米期末库存预估为2.814亿吨,比8月份预估值2.825亿吨下降110万吨,比2024/2025年度的2.84亿吨下降260万吨;2025/2026年度美国玉米期末库存预估为5358万吨,比8月份预估值5377万吨下降19万吨,比2024/2025年度的3366万吨增加1992万吨。
美玉米出口创历史新高
USDA出口销售数据显示,2024/2025年度美玉米累计出口装船量为7188.5万吨,同比增加1461万吨,为历史新高水平。美玉米主要出口国为墨西哥、日本、哥伦比亚、韩国、欧盟、西班牙等国家,累计占比超过80%,增量主要也是来自于这些国家。
美玉米出口增长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美国玉米价格进入低位;二是主消费国自身产量下滑;三是主要竞争国存在出口干扰。2025/2026年度初始表现较为良好。
最新的出口销售数据显示,截至9月4日当周,美玉米累计出口销售量为2260万吨,同比增加924万吨,为近三年最高水平。
目前USDA对于年度出口目标的预估为7557万吨,同比增加368万吨,当前表现能够支撑目标预期,对美玉米价格构成一定支撑,不过最终能否兑现,仍需继续跟踪。
国内玉米市场继续承压
新季玉米上市在即,市场分歧有所增加,不同产区开秤价格表现差异。当前市场主要是渠道库存偏低与新季玉米上市时间差的博弈,中下游库存偏低构成了前期备货支撑。
不过,随着新季玉米全面上市,集中供应压力依然不可避免。目前市场对于玉米市场的整体预期依然是旧季平衡、新季宽松。进口玉米持续拍卖有效缓解了三季度玉米供应收紧的担忧。
从新季玉米来看,产量继续保持乐观预期。中央气象台月报显示,新季玉米播种以来,全国玉米平均气候适宜度为0.76,适宜度等级为非常适宜,比上年同期高0.03,比近五年平均高0.01。
从玉米消费端来看,无论是养殖还是深加工,利润表现均处于中下区间,部分仍然未摆脱负利润的状态。下游存在刚性消费支撑,但是缺乏明显的向上驱动。
总之,国内玉米市场短期表现或有反复,但是整体压力背景未变,期价或继续承压。
整体来看,美联储降息预期、美玉米出口表现较好,以及新季全球玉米微去库,对CBOT玉米期价构成支撑。但是,北半球玉米丰产以及美玉米累库预期未变,将制约CBOT玉米期价的涨幅。
国内市场,渠道库存偏低确实给玉米市场带来一定的预期支撑。但是下游利润表现一般,其对价格向上驱动不足,叠加新季玉米的丰产预期,DCE玉米期价或继续承压。
打开“养猪宝App”阅读全文
【版权声明】中国养猪网旗下所有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中国养猪网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需注明来源、中国养猪网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我们所有刊登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参考学习,不构成投资意见。若有不妥,请及时联系我们,可添加中国养猪网官方微信号“zgyangzhuw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