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口玉米二拍发生重要变化 玉米的神经一下绷起来了!
新农观
2025-07-04
1421
大家好,今天继续说一说玉米的事情。
刚进入7月,玉米就大事频出。进口玉米拍卖落地后,第一拍场面火爆,刚给玉米市场奠定了一些信心,但转眼第二拍就来了。
而且第二拍发生了重要变化,这让玉米市场的心再次提到了嗓子眼,神经再次绷紧。
根据公布的消息显示,进口玉米第二拍将于7月4日开启,依旧是美国玉米,但数量、拍卖的区域以及拍卖对象均发生了变化。
首先,数量从第一拍的19.8万吨增加到了30.6万吨。
其次,地区也有所扩大,覆盖了河北、河南、山东、江苏、湖北、安徽、湖南、广西、浙江、福建、辽宁等11个省份,共计53个库点。
第三,取消了定向,采用公开竞价的方式,具备进口粮食加工资质的企业基本都可以参拍,这意味着参拍企业范围明显扩大。
我们暂且把它总结为“3个扩大”,这3个扩大一出场,确实也够玉米市场喝一壶的。
且不说这3个扩大本身的影响有多大,这才仅是第二拍,而且这第二拍距第一拍没隔两天,要是按这个逻辑推,那么第三拍、第四拍的数量、地区以及范围可能还要再扩大。
所以,玉米能不慌吗?
慌才是正常的。
但慌归慌,我们还是要静下心来,看看这个拍卖对玉米的影响究竟会有多少?
这个影响肯定会有,有多少是个问题。
之前第一拍影响不大,或者说不仅没啥影响,还反而因为拍卖火爆,引发了市场的看涨信心。
但是刚激动了不到一天,第二拍的冷水就泼下来了。
第二拍对玉米影响有多大呢?
我认为有一定影响,因为第二拍有一个重要变化是值得关注的,就是取消了定向,扩大了参拍企业的范围。
至于说数量增加,这是正常的,因为区域扩大了嘛,数量肯定要增加的。
但第一拍时是邀标,仅限于饲料企业,但第二拍时范围明显扩大了,也就是说,只要具备相关资质的企业都可以参拍,既包括饲料企业,也包括深加工及初加工企业。
这也是令市场紧张的重要原因。
那么符合资质的企业有多少呢?
根据官方公开的信息,截至2023年底,全国在海关注册备案的进口粮食加工企业有5000家,也不光是玉米,也包括大豆、小麦的加工等,其中大豆压榨的占比最高。
再加上市场普遍认为,实际数量可能要少于备案,因为还有定期审核等流程,所以能持续且稳定地开展相关业务的企业数量可能要少于备案总数。
其次,头部效应比较明显。
这就好比是二八定律,20%的大企业占据着80%的进口粮食加工业务,也就是说,基本具备资质的大多是像中粮、四大粮商,以及国内大型集团性企业,而中小企业及地方性企业较少。
所以这可能就会导致,雨下了,但是很可能不是雨露均沾,而是集中下到了大企业那里,所以拍卖结果很可能呈头部分主导的趋势。
而对大型企业来说,需求量大,且分布地区又那么广,所以30多万吨的数量并不会形成什么压力。
所以,实质性影响我认为有限。
第三,但情绪性影响不可忽略。
市场有意思的地方就在于,实质是实质,但情绪是情绪,这是两个通道。
所以进口玉米第二拍的这3个扩大,肯定也会在情绪上造成一些影响,进而可能会抑制玉米的涨势。
因为市场真正担忧的并不是第二拍本身,而是进口玉米会以高频率、且不断扩大的趋势继续拍下去。
然后另一个担忧则是,进口玉米拍卖落地以后,陈稻谷拍卖是不是也不远了。
这才是玉米市场压力的核心。
但尽管忧虑近在眼前,我们仍然认为,政策不会打压玉米,且玉米的底气仍然很足。
一方面是以政策粮库存来看的话,想打压玉米很容易。
因为算上进口储备、增储以及定向稻谷等,加起来有数千万吨,相对于玉米的供应偏紧来说,是轻轻松松可以平衡这个缺口的。
但从拍卖步伐这么小心翼翼来看,是在手下留情了。
另一方面,这些政策库存时间也挺久了,也确实有出库的需求,所以就这么挤牙膏式地慢慢试探市场的接受度,并不会一股脑儿地哗哗大拍。
再加上今年的天气变化挺多,尤其是七八月份又是极端天气多发的时期,在很大程度上也影响着新季玉米的产情,所以这时候更不会去打压玉米了。
但随着拍卖的持续,玉米必然会的震荡波动,但大跌的风险较小,玉米的底气依然坚固,且小麦又开始重新上涨了,玉米又能跌到哪儿去呢?
打开“养猪宝App”阅读全文
【版权声明】中国养猪网旗下所有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中国养猪网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需注明来源、中国养猪网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我们所有刊登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参考学习,不构成投资意见。若有不妥,请及时联系我们,可添加中国养猪网官方微信号“zgyangzhuwang”!